胰岛素的注射技巧及方法

胰岛素的注射技巧及方法

2025-04-09 10:32:41 返回列表

1. 要皮下注射

胰岛素注射是皮下注射,要将胰岛素注射在皮下组织内,要避免注射到肌肉层,影响疗效。

2.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

常见的人体注射部位根据血管、神经、皮下组织的情况以及是否方便注射等部位,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:

(1)腹部:

腹部注射部位,上端不高于最低肋缘以下1cm,下端不低于耻骨联合1cm,中间避开以肚脐为中心,直径5cm以内(以及半径2.5cm)的区域,都可以注射。

但是,应避免以脐部为中心、半径1cm的圆形区域内注射,越是靠近腹壁两侧(即使是肥胖患者),皮下组织的厚度也会越薄,因此容易导致肌肉注射,为防止注射到肌肉组织,偏瘦的患者可捏起皮肤注射。

(2)上臂外侧的中1/3处:

将上臂从肩峰到肘部平均分为三段,适合在上臂中段的外侧或后侧注射。在上臂三角肌的下缘偏瘦的患者要避免注射到三角肌内。禁止注射在内侧,内侧的血管和神经丰富,疼痛明显,且容易发生感染。

(3)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1/3处

此处的皮下组织较厚,且能避开膝关节,离坐骨神经和大血管较远,相对安全。肥胖患者大腿前外侧的中1/3处也可以注射。禁止注射在大腿内侧,曾有患者因注射在内侧发生大面积感染、化脓,切开引流的痛苦经历。

(4)双侧臀部外上侧

臀部皮下组织较厚,即使消瘦的患者或者少儿,此处的皮下组织也比较丰富,所以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最低。

每次更换注射部位

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,会发生皮下组织增生,形成硬结。如果不慎将胰岛素注射在硬结上,将降低胰岛素的吸收率,导致胰岛素吸收时间延长,血糖控制不佳,造成血糖波动。

所以,从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时候,就要养成注射部位轮换的习惯,防止皮下组织增生或硬结的形成。轮换注射包括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。

可将腹部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,大腿或警部可分为两个等分区域,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,并始终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轮换注射。但是,不管在哪个等分区域内注射,相近的两次注射至少间隔1厘米。

3. 在具体操作时,还应注意以下技巧

(1)每次注射前,均要检查注射部位

如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或者不更换针头等原因,导致皮下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,由于操作不当组织增生,容易形成硬结。胰岛素一旦注身到有硬结的部位,就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,降低治疗效果。

所以,每次注射前一定要触摸胰岛素注射部位,避开有瘢痕、硬结、触摸感到疼痛的部位。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、红肿、溃疡、硬结凹陷、凸起、增生、萎缩等现象出现,要立即停止在该理部位注射,并及时查明原因,必要时妥当处理。

(2)胰岛素的混匀

NPH和预混胰岛素为云雾状的混悬液,在注射前须摇晃混匀,若混匀不充分易造成胰岛素注射浓度不稳定,导致吸收不稳定,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。室温下5秒内双手水平滚动胰岛素笔芯10次,然后10秒内上下翻转10次。翻转是指将注射笔或笔芯上下充分颠倒,滚动是指在手掌之间的水平旋转。

(3)每次注射前,要确定针头长度

一般成人皮肤厚度为1.25-3.25mm,平均厚度2mm,目前使用的胰岛素针头长短有4mm、5mm、6mm、8mm等。使用4mm或5mm针头时,大部分患者无需捏皮,并可90度进针。使用较长针头时(>6mm),可能到达肌肉层,则要捏起皮肤注射或45度进针,捏起皮肤时要注意用拇指、食指和无名指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,切忌大把抓取,以免同时将肌肉抓起。因此糖友在选择针头时推荐使用4mm~5mm针头,避免在注射时针头刺穿脂肪层进入肌肉层造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。捏皮要注意,不要把肌肉也捏起来。

(4)注射前注意排气

使用前及更换笔芯后均应排尽笔芯内空气。排气步骤:注射前,将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单位,针尖向上直立,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,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,按压注射键,直至一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,即表示活塞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,且笔芯内的气泡已排尽,如果不排气的话会导致少注射2-4个单位胰岛素,影响血糖下降效果。

(5)每次注射后短暂留针,不要按揉注射部位

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在完全按下拇指摁钮后,应在拔出针头前至少停留10秒,胰岛素剂量较大时,有必要停留超过10秒,注射要遵循以下要点,快速进针,缓慢注射,留针10秒,拔出针头。如果留针时间过短,液体在拔出针头后顺针眼流出,影响降糖效果。勿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,以免针头太短,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导致注射的胰岛素,部分被干棉签吸收,造成胰岛素剂量注入不足。

也不要反复按揉注射部位,以免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,发生低血糖。

(6)至少每年一次,找专业人员评估

至少每年一次找糖尿病专业护士评估一下注射部位轮换是否正确,有无存在注射不当之处,加以纠正。

最后需要大家重视的是,针头要及时更换,一次性使用,多次使用的针头针尖会分叉,容易堵塞或出现疼痛,一旦折断在体内就更加得不偿失了。针头丢弃时建议盖好盖帽,防止扎伤他人和感染的危险。

(7)胰岛素的贮存

胰岛素稳定性易受各种因素,如温度、光照情况和振动等的影响。因此,必须时刻关注可能缩短胰岛素有效期或者降低药效的各种因素。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温度。在低于0℃的条件下,胰岛素的活性会遭到破坏;一旦温度超过25℃,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。未开封的胰岛素(包括瓶装胰岛素、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)应储藏在2~8℃的环境中,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,防止反复震荡。

已开封的瓶装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下保存(保存期为开启后1个月内,且不能超过保质期)。在使用胰岛素之前,先检查药液是否存在结晶体、浮游物或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。

信息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。